消费日报网 > 2025全国两会 > 代表委员之声

全国政协委员安庭:数据线闲置浪费资源 建议推动标准化接口建设

时间:2025-03-05 10:43:54 来源:消费日报

屏幕截图_5-3-2025_9424_.jpeg

  本报记者 赵 曦 □ 唐 瑞

  今年2月以来,消费电子行业指数上涨11.70%;2024年,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3.14亿部,同比增长8.7%……据中国信通院、全球市场调研机构Omdia等最新发布的多项数据显示,随着政策、技术红利持续释放,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产业链景气度不断回升。然而与此同时,电子垃圾的产生量也在快速增长,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委员安庭对记者表示,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的《2020年全球电子垃圾监测报告》,全球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约为5000万吨,其中包括数据线、充电器等小型电子产品。2020年,我国电子垃圾产生量约为1000万吨,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到7400万吨。目前,尽管一些城市建立了电子垃圾回收体系,但整体回收率仍然较低,相比于废旧手机,数据线等小型电子产品的回收率或许更低。

  在此背景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安庭将重点关注标准化接口建设以及完善电子产品和配件回收体系等问题。

  为何会关注到闲置数据线这一问题呢?安庭对记者表示,如今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数据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配件,但随着产品的频繁更新,重复供给所导致的浪费现象日益严重,一把把“剪不断,理还乱”又“用不上也丢不掉”的数据线成为家家户户都要面临的难题,不仅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也不利于环保。有数据显示,平均每个家庭闲置5—8条数据线,如果再乘以全国家庭规模,这一数量将相当庞大。

  在安庭看来,造成数据线闲置、浪费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首先,接口差异化竞争带来的技术隔阂迫使消费者重复购买。许多厂商在设计时过于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导致接口标准不统一。而缺乏行业统一标准使得不同品牌的设备之间无法互通,消费者不得不购买额外的配件。与此同时,企业在产品生命周期设计上也常常忽视可持续性,导致产品设计易损、不可修复,增加了废弃物的产生。

  虽然,在我国颁布的一系列行业标准的影响下,如今数据线标准得到了基本统一,但在生产及消费领域,生产厂家却较少给予消费者是否需要数据线的选择权,使得许多消费者在购买相关商品时“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他认为,在销售环节,厂商应在明确标注数据线接口信息的基础上,给消费者提供关于数据线的选择权,由消费者自行决定是否配套购买新的数据线。

  其次,政策滞后与标准缺位也是造成数据线闲置的重要原因,比如我国《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管理办法》未明确线材回收责任主体。此外,还存在着回收机制失灵与成本倒挂现象。中国再生资源协会数据显示,拆解1吨数据线的人工/设备成本达8000元,再生材料价值仅6000元。相比于手机等数码产品,回收点因为数据线价值低、处理难,并不会特别给出回收报价,也没有细化到这一“小物件”的运营补贴。

  安庭认为,大部分数据线的材料不易降解,长时间存放后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根据研究,电子废弃物的增长速度远超其他类型垃圾,而其中的有害物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长远的影响。这不仅对自然环境构成威胁,同时也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在他看来,“数据线重复供给造成浪费的困局,其实是现代消费‘负产品’的缩影。在技术创新与商业伦理、个体便利与生态代价的冲突中,‘剪不断’的是既得利益者的捆绑链条,‘理还乱’的是系统性治理的复杂性。需着眼于‘标准统一’‘循环经济’这两大关键,在技术革命与制度重构中重建秩序。”

  为此,安庭建议工信部等相关部门进一步推动标准化接口建设,鼓励企业使用统一的接口标准,减少不同设备使用不同数据线的情况,降低消费者购买多条数据线的需求。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张海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