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汪宏胜) 4月22日,记者从苏州市人民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七届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将于2025 年 4 月30日盛大启幕。这场跨越 30 余天的文化盛典,将联动影剧院、旅游景区、文博场馆等多元空间,深度融入“消费季”,重塑文旅消费新图景。
六大主题板块,解锁江南文旅新体验
据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苏州市文明办主任杨芳介绍,本届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共设“雅韵江南”“乐游江南”“光影江南”“非遗江南”“文心江南”“璀璨江南”六大主题板块,如同六把精妙的钥匙,为人们打开探索江南魅力的全新大门,每一个板块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别样的旅游乐趣。
“雅韵江南”板块以舞台艺术为主,汇集了名团名剧名家展演、江南小剧场春季演出季、“苏州好戏”本地剧目展演等。计划邀请国内知名院团来苏展演优秀经典剧目40部,并遴选苏州市院团新创或保留剧目10余部进行集中展演。同时,还将组织小剧场演出超200场。“乐游江南”板块以旅游和园林新产品为主,加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光影江南”板块以电影展映、数字媒体为主要内容,将举办戏曲电影展映周和文献展、48小时微短剧创作挑战赛、“AI绘江南”长三角大学生数媒大赛等活动,以光影艺术为纽带,推动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用数字技术赋能江南文化传承发展。“非遗江南”板块以丝绸文化、苏工苏作为主要内容,将举办“丝韵江南”丝绸文化和“吴中百匠”问雅江南系列活动,以及大学生原创非遗市集、非遗文创·狮山市集、明清江南扇面精品展等活动,为广大市民游客带来传统非遗文化盛宴。“文心江南”版块以文化溯源、主题展览为主要内容,将举办“江南如画”中国油画作品展、金庸武侠主题文献展、百花书局焕新回归系列活动等,深挖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为江南文化传承发展注入思想活力。“璀璨江南”板块则以群众文化、社会美育为主要内容,将举办“轧神仙”活动、金鸡湖端午龙舟赛、金村庙会、大学生艺术展和十全街公共艺术季等活动,充分展示苏州的民俗风情。
五大特色亮点,绘就江南文旅新图景
本次活动紧扣“最是江南 最美窗口”核心理念,以五大特色亮点为笔,勾勒江南文旅新画卷,为市民游客呈上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文旅融合,激活发展新动能:活动持续深耕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于 “春不晚” 的诗意时节,以丰富多元的文旅产品为请柬,诚邀八方来客走进苏州 “真江南”。其中,开票即售罄、备受瞩目的舞剧《牡丹亭》将在活动开幕夜惊艳首演,引领观众开启 “为一部戏,来一座城” 的沉浸式旅行。
致敬经典,演绎时代新声韵:本次活动将联合中国剧协等单位,重磅推出“登临计划”首届中国戏剧经典保留剧目展演季。精选《牡丹亭》《陈三五娘》《白蛇传》《赵氏孤儿》四部经典剧目,以八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同期演绎,让千年文脉与当代审美共鸣。届时,何赛飞、王珮瑜等知名演员将作为活动推荐官,与大家一起重温经典。
青春赋能,注入古城新活力:本次活动将广泛联动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苏州城市学院、苏州工艺美院等在苏高校,精心打造大学生艺术板块。通过大学生参与策划、执行的原创非遗集市、戏曲戏剧展演、数字媒体大赛、毕业生艺术展等,为江南文化品牌建设和城市发展注入青春活力,让古老文脉在年轻力量的推动下焕发新生。
科技加持,拓展文化新体验:本次活动突出江南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大力推进非遗数字化应用。创新推出戏曲 XR 演绎、微短剧及 AI 创作等文化数字产品,打造苏州湾数字艺术馆、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光影沉浸式体验项目等,以充满创意与科技感的方式,打破文化体验边界,助力江南文化在数字时代绽放独特光彩。
全民共享,点亮生活新美好:起源于南宋时期“苏州人自己的节日”轧神仙庙会活动,历经800年的传承发展,将在姑苏古城再度开轧。端午节当天,金鸡湖龙舟赛也将擂响战鼓。
“我们始终坚守‘人民群众的节日’宗旨,以全民可参与的文化体验活动,提升市民幸福感与获得感,让文艺之光温暖千家万户。”杨芳表示。第七届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等你来赴一场独一无二的江南之约!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