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长三角观察 > 长三角文化

让历史在童声中苏醒:第八届“我是小小讲解员”大赛点亮睢宁文化之光

时间:2025-05-19 15:20:48 来源:消费日报网

当铜牛灯的云纹遇上少年清亮的嗓音,当东汉月宫图汉画像石的拓印肌理触碰孩童稚嫩的指尖,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在江苏省睢宁县融媒体演播大厅悄然上演。5月18日,由睢宁县委宣传部、睢宁县文体广旅局等五家单位主办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暨第八届“我是小小讲解员”大赛在此落下帷幕,千名少年以声传史、以心鉴古,在数字化浪潮中构筑起传统文化传承的青春矩阵。

让历史在童声中苏醒:第八届“我是小小讲解员”大赛点亮睢宁文化之光(4)211.jpg

(张炫/摄)

从短视频到广场大屏:让文物“破圈”生长 

让历史在童声中苏醒:第八届“我是小小讲解员”大赛点亮睢宁文化之光(4)247.jpg

自4月10日活动启动以来,“睢宁少年说文物”话题如同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数字世界中激起层层涟漪。500余条短视频里,孩子们站在展柜前、博物馆的旋转楼梯上,用清脆的嗓音喊出“5·18我来了”。镜头中,11岁的岳艺霖高举自制的“文物手账本”,封面上是她用蜡染法手绘的汉代铜牛灯;而10岁的汤芸菲站在展柜前,指尖轻轻划过玻璃,她的讲解内容“文物里的‘动物世界’”,视频发布仅2小时就有142人转发。截至5月17日,话题总流量突破9647.5万次,这场“云端接力”不仅覆盖本地,更吸引在外地工作的睢宁人留言:“原来老家的博物馆藏着这样的瑰宝!”

线下,文化的火种以更磅礴的方式蔓延。5月18日,云和广场的巨幕直播屏前,数百市民驻足仰头——屏幕上,身着淡青色襦裙的少儿组选手赵可馨,正指着宋代的鱼形砚,讲述宋代石砚的精湛工艺。她的指尖随光影流转,戛然而止的清脆童声,仿佛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这是课本上看不到的细节。”带着孙女观看直播的退休教师张义感慨,“孩子们眼里的历史,比我们想象得更鲜活。”

让历史在童声中苏醒:第八届“我是小小讲解员”大赛点亮睢宁文化之光(4)708.jpg

(张炫/摄)

从知识复述到情感共鸣:文物知识的双向奔赴

“请想象这些陶瓷器刚被工匠捧出窑炉时的温度。”在赛前培训中,博物馆金牌讲解员张炫反复强调着这句话。1000名参与培训的孩子逐渐明白:讲解不是背诵,而是让文物成为故事的载体。复赛现场,青少组选手王蕾熙在介绍东汉月宫图汉画像石时,突然举起手机展示自己临摹的纹样——嫦娥、蟾蜍、玉兔在屏幕上投放,与展柜中的文物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古人把对月亮的向往雕刻在石头上,我们现在把梦想变成现实,嫦娥实现了‘奔月’梦。”评委席上,睢宁县委宣传部宣传教育和未成年人工作科科长卓士超摘下眼镜擦拭:“这是我在博物馆听过最美的阐释。”

让历史在童声中苏醒:第八届“我是小小讲解员”大赛点亮睢宁文化之光(4)1000.jpg

让历史在童声中苏醒:第八届“我是小小讲解员”大赛点亮睢宁文化之光(4)1014.jpg

(张炫/摄)

“妈妈,快帮我想想,汉代铜镜上的乳钉纹有什么作用?”决赛现场,参赛选手汤子乐4岁的弟弟拽着母亲的衣袖焦急询问。在知识问答环节,亲子组合时而交头接耳,时而击掌欢呼,父亲们掏出手机查阅资料的速度,母亲们整理孩子衣领的细致,构成了赛场内外最温暖的画面。“以前带孩子到博物馆,都是我讲他听,今天反过来了,他能给我讲出三个知识点。”张又一的爸爸高兴地说着。数据显示,活动期间亲子家庭的参观量同比增长217%。博物馆馆长徐娟在观察日志中写道:“家长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孩子与文物之间的桥梁。”睢宁县少先队总辅导员刘凡在现场点评:“当孩子成为知识的输出者,家庭就变成了文化传承的微剧场。”

让历史在童声中苏醒:第八届“我是小小讲解员”大赛点亮睢宁文化之光(4)1315.jpg

让历史在童声中苏醒:第八届“我是小小讲解员”大赛点亮睢宁文化之光(4)1329.jpg

让历史在童声中苏醒:第八届“我是小小讲解员”大赛点亮睢宁文化之光(4)1343.jpg

(张炫/摄)

这场持续39天的活动,悄然改变着睢宁的文化生态。抖音后台数据显示,大赛期间“睢宁县博物馆”账号新增粉丝中,30岁以下群体占比达73%。博物馆放下“高冷”的身段,在周末节假日开展蜡染、泥塑、掐丝珐琅、点翠、蓝染、竹编、造纸术、拓印等“睢博非遗课堂”系列活动,以短视频为笔、以直播为纸、以青少年为墨,一幅关于文明传承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让历史在童声中苏醒:第八届“我是小小讲解员”大赛点亮睢宁文化之光(4)1525.jpg

(张炫/摄)

正如睢宁县文体广旅局局长何平所说:“最好的文物保护,不是将它们锁在玻璃柜里,而是让它们活在年轻人的目光里、话语中、生命里。”(顾士刚 张炫)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魏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