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华药港首个公用型GSP仓储物流基地正式投用。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上海医药旗下上药控股打造的智能枢纽,该基地的启用不仅填补了区域公用型医药仓储物流的空白,更以创新模式破解了连云港药企“自建仓库成本高、配送网络覆盖难”的产业痛点,为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超亿元,配备近7万立方米恒温恒湿无尘仓储区及智能分拣系统,已顺利取得江苏省药监局颁发的《药品经营许可证》。作为中华药港布局医药物流领域的关键落子,其建设严格遵循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标准,从硬件设施到管理体系均实现专业化、智能化升级,为药品储存、运输全链条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走进基地核心区域,映入眼帘的是恒温恒湿的仓储区。双深位货架采用前后双排立体设计,7000平方米的库容较传统布局提升40%,极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相邻的零货拣选区内,复核员正逐盒扫描药品追溯码,系统同步自动校验批号、有效期及配送信息,整个流程高效精准。库房按功能科学划分不同温区,还专门设置了恒温恒湿的中药饮片专库,满足各类药品的特殊储存需求。值得关注的是,区块链技术贯穿药品入库、存储、出库全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的数据可追溯且不可篡改,从源头筑牢药品安全防线。
“全冷链运输的药品必须匹配冷链仓储及配送体系,我们的特药库还安装了与公安部门联动的报警系统,像麻精药品等特殊药品都在这里实现规范储存。”上药控股(连云港)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姚铭介绍,基地在安全管理上的细致考量,让药品储存运输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依托共享仓储模式,该基地的优势正加速显现。首批签约的贝美制药、和晨药业等企业,预计物流成本可降低30%以上;对于仓储运输能力不足的中小型药品生产企业而言,效益更为显著——经测算,借助基地的共享型储运服务,物流成本可降至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意味着企业能从高昂的自建物流成本中解放出来,将更多资金与资源投向核心研发与生产,实现“轻装上阵”。
目前,基地已开始为连云港本地等级医院、终端药房及诊所提供专业药品物流配送服务,构建起覆盖全链条的医药物流网络。而随着2026年二期建设的启动,项目将规划跨境医药、医疗器械等专区,对接海外授权合作项目。届时,“双核驱动”的医药物流体系将全面成型,不仅助力连云港医药产品深耕国内市场,更将推动其迈向全球舞台,为区域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贺成东 杨子)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