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长三角观察 > 特色小镇

新沂市草桥镇:“花”经济绽放亿元产业

时间:2025-05-07 12:12:00 来源:消费日报网

四五月天,正是鲜切花培育的好时节,在江苏新沂市草桥镇的鲜切花基地里,5000亩菊田如雪,花农穿梭其间,一派繁忙。这里是江苏省最大的鲜切菊花生产基地,一朵朵看似普通的菊花,正以亿元产值托起乡村振兴的致富梦。  

微信图片_20250507120933.jpg

小菊花闯出国际大市场

走进草桥镇纪集村菊花种植基地,仿佛置身于一片绿白相间的海洋。一株株菊花被精准定位在方格中,整齐划一,长势喜人。花农们正忙着防治锈病、维护采摘设备,为即将到来的出口旺季做准备。  

“这批白扇菊花共30万枝,大部分将销往日韩。”纪集村党支部书记李慧弯腰拨开一株菊花,指着花苞解释道,“日本客户要求花苞刚露白,高度75公分,因为运输途中还会继续开放;韩国客户则偏好开放度稍大的,我们得按标准精准采收。”  

这样的精细化种植,得益于纪集村推广的现代农业技术。大棚里使用水肥一体化的滴灌技术,有黄色的防虫板,还有植物补光灯和遮黑布。补光灯控制好菊花的长势,自动收缩的遮黑布促进菊花做蕾、出花,控制花期,这里的菊花亩产可达1万枝,品质远超传统种植。如今,草桥镇菊花已远销10多个国家,平均每株售价3元,年产值突破亿元。  

从田间到舌尖再到“颜值经济”

菊花不仅能观赏,还能“吃”、能“用”。在草桥镇,一朵菊花的旅程远不止于花田。

“鲜切花市场竞争激烈,我们必须延伸产业链。”草桥镇党委书记乔彬介绍,镇里与高校合作建立药食植物实验基地,开发出菊花茶、菊花精油、菊花含片等50多种产品。其中,金丝皇菊饮品年销售额超千万元,带动周边种植食用菊花2000余亩。

在沂岸花卉公司的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将新鲜菊花分拣、烘干。这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拥有600亩种植基地和4000平方米加工车间,其生产的金丝皇菊茶、固体饮料等产品,让传统农业搭上“颜值经济”的快车。

微信图片_20250507120942.jpg

“家门口就业”,花开富农美了乡村

菊花产业的蓬勃发展,让草桥镇的农民实现了“挣工资”的梦想。据了解,白扇菊花是今年三月份开始种植,随着这些鲜花的绽放,菊花种植从春季整地、定苗到田间管理,再到采摘鲜菊,都需要大量人工,能有效带动周边劳动力就业增收,让附近100多名妇女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纪集村村民李大姐一边麻利地修剪花枝一边说:“以前种土豆、毛豆一年到头剩不下几个钱,现在在李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村菊花成了致富的主力军,我在基地干活,一个月能拿3500多元,还不耽误照顾家。”

目前,草桥镇菊花种植面积超5000亩,从育苗、管护到采摘、加工,全年吸纳劳动力2000余人,其中纪集村通过菊花产业带动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此外,镇里还引进竹海等仿真花企业,通过仿真花项目帮助低收入户年均增收7000元。

产业兴了,乡村美了,游客也来了。草桥镇依托骆马湖、沂河等生态资源,将菊花种植与乡村旅游结合,打造观光园、举办菊花节。每到秋季,连片菊田与碧水相映,吸引周边游客纷至沓来。

“未来,我们要让‘花经济’接二连三,推动一二三产融合,打造乡村振兴的‘草桥样板’!”乔彬信心满满。

夕阳西下,晚风拂过菊田,泛起层层“菊浪”。这朵朵“致富花”,正书写着草桥镇乡村振兴的芬芳篇章。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魏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