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据新浪科技报道, 极星汽车近日发布公告宣布与星纪魅族签署终止框架协议,决定终止双方合资企业极星科技的业务运营,并将分销权移交极星。
根据协议条款,合资公司在停止运营前,将负责清偿所有未清偿财务义务及对商业伙伴(包括外部投资者)的剩余债务。此外,协议还包含以交易双方议定的公允对价转让合资公司部分数字及其他资产的条款,以确保极星能够在中国市场重新开展销售、客户服务和分销业务。
公告称,双方终止合资公司业务是基于市场重心与战略调整所作出的决定。双方同意密切协作确保平稳过渡。极星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在维护其高端品牌定位的同时,继续推进长期增长与创新战略。
公开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极星汽车2021年-2023年销量分别为2048辆、1717辆、1100辆;2024年上半年,极星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1612辆。
另外,根据极星汽车此前发布的2024年三季度财报,其营收为5.51亿美元,同比下滑10%,同时净亏损进一步扩大。
今年1 月 ,极星汽车还公布了其最新战略,目标 2025-2027 年间实现年均零售销量增长 30%-35%,并在今年实现盈利。极星首席执行官 Michael Lohscheller 表示:“我们预计 2025 年将是 Polestar 历史上最辉煌的一年。”
同时,极星公布了最新的产品规划:2025 年下半年推出四座高性能旅行车(grand-tourer)极星 5,其基于自研铝合金平台打造,也是首款采用 800V 技术的极星汽车。
另一款新车则是极星 7, 定位为“高端紧凑型 SUV”,将在欧洲生产,依托美国、韩国和中国的现有生产基地扩大其国际制造网络,以增强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4月14日,据DoNews报道,近日,网络流传的星纪魅族内部搬迁文件显示,公司正启动重大组织调整。根据文件内容,珠海营销服务中心(含市场部、销售部)及上海营销服务中心员工将整体迁至深圳总部。
为平稳过渡,公司制定了分阶段的搬迁支持政策:4-5月试点运营深珠往返通勤班车,6-8月提供每月2000元的过渡补贴,9月起将转为常态化管理。这一举措被业内视为吉利入主后深度整合的重要信号。
2024年5月,星纪魅族科技有限公司悄然换帅,原CEO沈子瑜卸任,由苏静接棒,同时湖北星纪魅族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也由沈子瑜变更为苏静。苏静曾表示,星纪魅族接下来的重点工作是战略、人才和产品。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