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5 日,据财联社报道,哪吒汽车 CTO(首席技术官)戴大力已经离职加入了奇瑞。另外,智驾负责人王俊平则是加入了商汤绝影。
据悉,戴大力是出身于一汽的技术老将,1991 年就进入了一汽,曾担任过一汽新能源汽车分公司的总经理和一汽丰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后来选择加入了哪吒汽车,担任高级副总裁,负责哪吒汽车的技术。
哪吒汽车近期经历了一系列高层变动和战略调整。哪吒汽车官方 2024 年 12 月 6 日证实,因公司战略调整,张勇不再担任 CEO,转任公司顾问。哪吒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兼任公司 CEO。同时,方运舟发布公司全员信表示,哪吒汽车将实施六大改革举措,立足国内进行全球化扩张。通过一系列改革,哪吒汽车将在全力以赴实现 IPO 的同时,未来 2-3 年内能实现销量一半在国内、一半在国外,2025 年整体毛利率转正,2026 年公司整体盈利。
3月18日,据中国经营网报道,哪吒汽车将整体解散研发团队,并且本周签署离职手续的员工将会给予N+1赔偿,赔偿日期签署至5月30日。同时,还有供应商在哪吒汽车上海总部打地铺追讨欠款的情况。
3月19日,哪吒汽车辟谣解散研发团队的消息,称公司正通过组织和流程优化降本增效。3月20日,哪吒汽车在泰国曼谷召开经销商大会,联席总裁章晓栋表示,公司自救举措正在推进,供应商债转股效果明显,为企业吸引外部投资奠定了基础。
3 月 20 日,哪吒汽车在泰国曼谷召开 2025 年泰国经销商大会。哪吒汽车联席总裁章晓栋表示:“公司的各项自救举措正在积极有效地推进中,供应商债转股效果明显,已为企业轻装上阵、更好地吸引外部投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018年,哪吒汽车品牌成立,2022年,哪吒汽车曾以年销量15.21万辆成为国内交付量第一的造车新势力。
此后,哪吒汽车走上下坡路。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哪吒汽车分别实现营收50.87亿元、130.50亿元和135.55亿元,净亏损分别达48.4亿元、66.66亿元和68.6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183.73亿元。此外,招股说明书显示,至2023年底,合众汽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8.37亿元,短期借款43.17亿元、长期借款14.40亿元,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26.50亿元,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62.26亿元,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6.28%。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对于公司如今的境地,哪吒汽车的管理团队进行了反思。
“为什么会产生今天的危机? 我们反思过是忘了初心,也有管理、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哪吒汽车方面表示,在公司创业之初有低成本的运营能力,聚焦20万元以下的车型,彼时获得了投资人的青睐。“但作为企业经营者,没有风险意识,没有做好战略规化。”
在多位哪吒汽车员工看来,哪吒汽车行至今日,多与管理层有关。“入职的时候哪吒汽车蒸蒸日上。”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毅阳表示,哪吒汽车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势力品牌之一,近年来面临销量下滑、市场存在感减弱等问题,其发展困境主要还是由于品牌定位模糊,差异化不足,核心技术竞争力不足等导致的。哪吒早期以“性价比”切入中低端市场(如哪吒V/U系列),但在10-20万元区间面临比亚迪、广汽埃安等巨头的直接竞争,产品力与品牌溢价难以突破。高端化尝试(如哪吒S、哪吒GT)未能形成鲜明标签,与蔚来(服务)、小鹏(智能化)、理想(增程家用)相比缺乏核心记忆点,导致用户认知模糊。智能驾驶、三电技术等关键领域未展现出行业领先性,尤其在华为、小鹏城市NOA快速落地的背景下,哪吒的智能化标签薄弱。研发投入相对有限(2023年营收约100亿元,研发费用占比不足10%),与头部车企差距明显,难以支撑技术突破。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