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出行 > 行业资讯

莲花集团智驾部门与曹操出行达成合作 寻找电气化2.0时代新出路

时间:2025-03-14 16:39:06 来源:消费日报网

近日,记者从莲花集团官方获悉,莲花今日宣布其智能驾驶部门 Lotus Robotics 与网约车平台曹操出行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推出了一个面向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的创新智能出行平台,将推动网约车行业在智能化方向上的重要突破。

官方表示,此次合作将 Lotus Robotics 的智能驾驶技术与曹操出行在大规模网约车运营方面的经验深度结合,加快智能网约车服务在中国及海外市场的落地。同时,Lotus Robotics 已经向莲花品牌的汽车及其它车企提供了端到端智驾方案,包括领克、远程及一家“欧洲主流车企”。

此外,搭载 Lotus Robotics 智能驾驶系统的曹操无人驾驶出租车已在苏州和杭州启动试点运营。

同在吉利体系下的莲花跑车和曹操出行近况都显露出微妙,二者互补互助或许能在电气化2.0时代谋求新发展。

莲花跑车销量低迷

3月12日,莲花跑车宣布人事调整,原极星COO钦培吉正式加入莲花跑车,出任中国区总裁,向莲花集团首席执行官冯擎峰汇报。莲花科技中国总裁毛京波调任莲花科技CSO(首席销售官),负责全球的产销协同管理,整合和调配全球范围内的营销资源。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莲花全球销量虽同比增长70%至1.21万辆,但莲花跑车中国市场销量仅2836辆,占全球销量的26%,未达30%的预设目标。莲花跑车亟需调整中国区营销战略提振销量,实现全球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复兴。

在业绩方面,结合此前的财报可知,路特斯2021年至2023年的净亏损分别为1.11亿美元、7.25亿美元和7.43亿美元,三年半时间累计亏损超22亿美元。

记者了解到,成立于1948年的莲花,曾以轻量化设计和卓越的操控性能闻名于世,在赛道上取得了辉煌战绩。Elise、Exige等经典车型更是成为无数车迷心中的梦想之车。

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毅阳对记者表示,莲花跑车长期以来产品线单一,主打轻量化跑车,难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此外,近年来,莲花品牌营销乏力,品牌影响力逐渐下降,难以吸引年轻消费者。面对汽车行业电动化浪潮,莲花转型步伐缓慢,错失市场先机。保时捷、法拉利等传统跑车品牌不断推陈出新,特斯拉等新兴电动车品牌也来势汹汹,莲花面临巨大竞争压力。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莲花需要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推出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

曹操出行迟迟未能上市

作为国内网约车市场的“老玩家”,曹操出行自2015年成立以来,便以B2C模式和新能源车队为特色,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其上市之路却一波三折,从2021年传出赴美IPO消息,到2022年计划转向香港上市,继如祺出行、嘀嗒出行成功登陆港股后,吉利集团旗下曹操出行有限公司也一直在备战港股IPO。但时到如今杳无音信。

去年10月,曹操出行更新了招股书,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广发证券(香港)担任联席保荐人。据了解,这是曹操出行今年以来的第二次递表,首次递表已经是半年前。

记者了解到,曹操出行在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累计亏损近80亿元。同时,公司获得订单主要依赖于第三方聚合平台,虽然平台会给曹操出行带来巨大的用户流量,但也会让其成本大增。

另外,在盈利难解、合规风险高悬以及市场竞争格局的不确定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当下网约车企业上市之路充满艰难。

近年来,网约车行业监管政策不断收紧,数据安全、用户隐私、司机权益等问题成为监管重点,曹操出行也面临着合规成本上升的压力。

滴滴出行一家独大的格局虽被打破,但美团打车、高德打车、T3出行等平台强势崛起,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曹操出行面临着巨大的市场份额和盈利压力。

上市并非曹操出行的终点,而是其发展的新起点。在网约车下半场,曹操出行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自动驾驶已经成为出行公司比拼技法的主要赛场,此次与莲花集团之家部门的合作能否成为其救命稻草,让我们持续关注。

莲花集团智驾部门与曹操出行的战略合作,标志着两家公司在电气化2.0时代的积极探索与布局。面对莲花跑车销量低迷和曹操出行上市受阻的双重挑战,此次合作无疑为双方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通过将莲花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优势与曹操出行在网约车运营方面的丰富经验相结合,双方有望在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实现突破,推动行业智能化升级。

然而,合作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莲花跑车需加快产品多元化与电动化转型,重塑品牌影响力,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寻求突破;曹操出行则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盈利能力,解决合规与成本问题,为上市铺平道路。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与商业化应用,将成为双方合作的关键考验。

未来,莲花与曹操出行能否借助此次合作实现逆风翻盘,不仅取决于技术的成熟与市场的认可,更取决于双方在战略执行、资源整合与用户体验上的持续创新。电气化2.0时代的竞争已进入深水区,唯有不断突破,才能在变革中抓住机遇,赢得未来。让我们持续关注这一合作的后续进展,期待两家企业为行业带来更多惊喜。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卢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