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国内离境退税商店数量已超过1万家。今年前8个月,享受退税人数同比增长247.8%,退税商品销售额及退税金额同比分别增长97.5%和96.9%。这亮眼的数据体现了退税政策对入境消费市场的有力推动,尤其是退税便利性的创新与优化成为将“入境流量”有效转化为“消费留量”的关键。
入境游客消费作为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潜力不容小觑,不仅带来了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更直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要让入境游客这一庞大消费群体更好地释放消费潜力,关键在于创造一个既友好又便利的消费环境,并提供符合其需求的多样化消费选择。退税政策作为吸引入境消费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便利性与吸引力直接关系到入境游客的消费意愿与满意度。
传统的退税流程往往繁琐复杂,需要游客在购物后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办理,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消费热情。而今,随着退税政策的不断创新与优化,一系列便利化措施应运而生,极大地激发了入境人士的消费欲望。这些创新举措为入境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让退税流程不再成为阻碍消费的“绊脚石”,而是转化为促进消费的“催化剂”。
一些地方的退税政策和创新举措值得借鉴。比如7月份四川税务部门推出的“码上退”线上退税服务,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全流程搬至线上,为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提供更多选择; 在北京,税务部门在市内集中退付点上线支付宝“碰一下”退税功能,实现退税款实时转入境外旅客支付宝电子钱包;在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货商场试点运行全国首台自助开单机,通过一键识别护照信息,扫描发票二维码,生成打印退税申请单,实现开单自助办理……这些创新举措极大地提振了入境消费。
退税政策的创新与优化,不仅让入境游客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更在无形中提升了他们的消费体验与满意度。当退税不再是麻烦事,当购物变得更加轻松愉快,入境游客自然愿意在中国停留更长时间,探索更多美景,品尝更多美食,购买更多商品,这种消费行为的转变不仅直接带动了零售、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的繁荣,也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化增长。
退税红利是连接“入境流量”与“消费留量”的桥梁。通过不断创新与优化退税政策,能够吸引更多入境游客,让他们在中国享受更好的消费体验。正如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陈斌开所言,离境退税新政策就像“催化剂”,能激发入境游客来华消费需求,也能促进更多商户推陈出新,更好地将“入境流量”转化成“消费留量”。
(肖睿平)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