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独家报道

对话地方 | 山东临清东宛园:千年运河夜色点燃北方园林新叙事

时间:2025-07-14 10:54:07 来源:消费日报

  本报记者 李希平 □ 李开元

  7月7日晚,“00后”摄影爱好者小林站在山东临清东宛园的牌坊下,屏住呼吸。当千盏灯笼如星瀑般瞬间点亮,她迅速按下快门——镜头捕捉的不仅是流光溢彩的飞檐斗拱,更是手机屏幕上瞬间刷屏的点赞:“运河不夜天,太漂亮了!”

  从一盏灯笼的光晕里,年轻人看到了什么?

  小林追逐的光影,是东宛园夜色交响的序章。粼粼运河水倒映着岸上璀璨灯火,画舫划过,拖曳出一条流动的光河,古戏台上,非遗唱腔穿透人潮,美食街蒸腾的各种香气交织弥漫。这并非江南园林的婉约幽深,而是北方园林以500亩宏阔画卷奏响的“运河盛世”强音——“一环二轴三街十二巷”的大气布局,珍稀红木榫卯构建的庄严亭台,名家彩绘雕琢的华美楼阁,共同托举起一个桨声灯影里永不落幕的繁华梦境。

  从追逐一盏灯的光晕,到沉浸一座城的繁华——年轻人用镜头捕捉的是北方园林前所未有的大气魄与生命力。

  从一条美食街的烟火里,年轻人品读着什么?

  东宛园版图上,两条美食街区宛如运河支流,奔涌着千年的烟火气。非遗美食街是临清“味道之根”的活态博物馆:老师傅守着灶台,烹制承载数百年民族情谊的“临清清真八大碗”,正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舌尖诠释;巧手捶擀出薄如蝉翼的“捶鸡面”,“吃鸡不见鸡”的绝技令食客惊叹;宛家烤肉的传奇香气,诉说着与京城老字号一脉相承的清真大菜故事。与之辉映的创意美食街,则涌动着运河的开放基因:广式肠粉的滑嫩、陕西面食的豪爽……天南地北的风味在此复刻着“百味汇聚”的码头盛景。而荣膺省级非遗的“临清什香面”,十余种配菜如交响乐铺陈,“一碗成席”的包容智慧成就了运河滋养下饮食文化交融的璀璨结晶,引得美食博主专程前来“打卡”。

  从守护“临清味道”的非遗老灶,到碰撞“运河风味”的创意餐桌——年轻人唇齿留香间品读的是“大运河文化美食”市集深厚的底蕴与蓬勃的生机,是流动千年的包容基因在当代餐桌上的激情碰撞。

  从一座新园林的探索中,年轻人激活着什么?

  东宛园之“新”,在于它勇敢打破了古典园林的“静观”传统。游人不再仅是看客,既可漫步青石古道触摸历史余温,亦可乘画舫穿梭于“江北水乡”的柔波灯影,在桨声灯影里亲历流动的繁华。2024年荣膺山东省“大运河文化美食”市集称号,正是对其融合古今、活化传承的认可。这里,以榫卯精构的亭台楼阁为代表的建筑因融入厚重的运河文化与市井烟火,而成为流动历史的生动讲述者,它与宁静的宛园一动一静,共同书写着临清园林艺术的当代新章。

  从“看园”到“入景”,从“游览”到“沉浸”——年轻人用脚步丈量的是古典园林边界的大胆突破,是文化场景在现代体验中的鲜活重生。

  当千年运河的夜色拥抱北方园林的宏大气魄,东宛园树立了文旅融合的新坐标。它不仅在复刻历史,更以创新思维激活了园林的现代基因——在雕梁画栋间寻回文化根脉,于人间烟火里品读运河精神。这桨声灯影交织的光谱,正是临清向世界发出的关于古今对话与文化自信的独特邀约。从凝固的建筑到流动的光影,从尘封的历史到可感的生活——东宛园解锁了北方园林的全新打开方式,让古老的运河文化在时代的星河中璀璨新生。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张海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