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牛夏风)从城市商圈到乡村田野,从演唱会现场到非遗工坊,2025年上半年的浙江,正以“全域皆景、全时可玩”的魅力,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游客的“心头好”。记者从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获悉,今年1-6月,根据手机信令旅游大数据监测,浙江全省全域旅游人数4.44亿人次,同比增长10.2%;根据短信抽样调查测算,浙江全省旅游综合收入6061.7亿元,同比增长11.2%。数据飘红的背后,是“诗画浙江”不断创新的文旅场景与贴心服务。
浙江各地文旅市场各展所长、全面飘红。1-6月,浙江11个设区市全域旅游人数同比增速在4.9%-16.3%区间。其中,杭州、宁波、温州凭借丰富的文旅资源,全域旅游人数分别为11865.2万、6010.7万、5488.1万人次,稳居全省前三;而舟山、温州、湖州则以16.3%、13%、12%的全域旅游人数同比增速成为“后起之秀”。
节假日更是“热力升级”,元旦逛杭州湖滨步行街、春节去绍兴鲁迅故里寻年俗、清明到嘉兴南湖缅怀先烈、五一打卡台州神仙居、端午在丽水古堰画乡包粽子,五大假期旅游综合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清明假期增速更是达20.3%,“打卡又刷卡”成了游客的常态。
“走马观花”早已不是主流,越来越多游客选择“住下来、深度玩”。1-6月,浙江全省过夜游人数2.39亿人次,同比增长12.6%;过夜旅游收入4195.2亿元,同比增长12.8%。外地游客占比也在提升,1-6月,省外游客达1.08亿人次,同比增长11.7%,高于全域游客增速1.5个百分点;省外游客占全域游客总量的24.3%,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乡村旅游同样人气高涨,1.97亿人次游客走进浙江乡村,在湖州安吉的白茶园体验采茶、在金华兰溪的诸葛八卦村探秘古村落、在衢州开化的根缘小镇感受根雕艺术,乡村的慢生活成了都市人逃离喧嚣的“桃花源”,11%的同比增速也高于全域旅游平均水平。
入境游的加速恢复,让浙江文旅的“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上半年,浙江全省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82.8万人次,同比增长22.2%。来自韩国的金女士第一次来中国就选择了浙江,“在杭州逛了西湖,去了乌镇,还买了很多丝绸和茶叶,离境时在机场‘即买即退’特别方便!”像金女士这样的入境游客不在少数。上半年,浙江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8.9亿美元,同比增长26.2%。离境退税业务更是“翻番增长”,1-6月,浙江全省离境退税产生业务2819单,实现销售额12247.3万元,办理离境退税1347.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8.7%、111.8%和111.7%。截至6月底,浙江全省“即买即退”商店260家,比年初增加246家,产生“即买即退”业务、销售额、退税额分别增长13.4倍、23.7倍和28倍,“即买即退”商店遍布各大商圈景区,让入境游客消费更省心。
文旅消费的新场景、新玩法,也让浙江的“吸引力”持续加码。上半年,浙江举办88场大型演唱会点燃城市活力,155万人次观众现场狂欢,12亿元票房背后,更带动了周边酒店、餐饮、交通等文旅综合消费超80亿元,不少游客为了一场演唱会,特意多留几天逛遍浙江。
非遗消费也玩出了新花样,在杭州王星记扇子非遗工坊,游客可以亲手绘制一把扇子,在衢州龙游发糕非遗工坊,能体验发糕制作的乐趣……上半年,浙江1615家非遗工坊培训157.8万人次、实现销售额392.5亿元,281家非遗茶空间更是成了“网红打卡点”,256.9万人次在这里喝茶、品点心,2.8亿元营业收入的背后,是浙江茶文化的魅力绽放。
为了让游客玩得更舒心、更划算,浙江还在不断创新消费促进机制。“诗画浙江”文旅惠民卡成了“省钱神器”,46.5万人次游客用它打卡景区,节省开支超4000万元,拉动文旅消费3亿元。此外,AI大模型支撑的“嗨游”(Zhejiang Travel)平台上线后,外国游客用手机就能轻松查询景点、预订酒店;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美术馆等6家省属文博单位的文创产品更是“圈粉无数”“良渚文明”主题文创、“宋韵”系列周边销量大增,文创开发收入同比增长196%。
从数据飘红到体验升级,从国内热游到国际圈粉,上半年浙江文旅交出了一份“既有流量又有质量”的亮眼答卷,而随着更多新鲜玩法的推出,“诗画浙江”还将继续成为游客心中的“宝藏目的地”。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