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英寸以上大屏零售量飙升、MiniLED电视占据高端市场、智能交互成为消费者购机核心指标……在电视行业加速“品质跃迁+功能迭代”的2025年,华为智慧屏 S6 Pro凭借鸿蒙AI、Super MiniLED鸿鹄画质、华为灵犀指向遥控、超薄零贴墙设计等突破性技术,斩获“2025中国智慧电视新质卓越机型”认证,成为高端电视市场的现象级产品,从4月3日上市至今,在消费者中掀起抢购热潮。
鸿蒙AI:从观影工具到家庭智慧中枢的进化
《2025消费品行业研究报告电子产品》显示,消费者对电视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大屏化、超高清、智能化、健康护眼等成为重要考量因素。同时,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融合应用,让电视不仅是家庭娱乐中心,更成为智能家居的重要入口和交互平台。面对消费者“既要极致影音,更要全屋智能”的进阶需求,华为智慧屏 S6 Pro以不断创新,重新定义“大屏价值”。
华为智慧屏 S6 Pro作为首款搭载鸿蒙AI的智慧屏产品,支持AI搜片、百科问答等丰富的AI功能场景,尤其在AI搜片功能上,华为智慧屏 S6 Pro基于原有大模型基础下对搜片场景做了专属优化,打破了传统搜片方式的局限,让用户无需再为模糊的观影记忆烦恼,无论是一句经典台词、一个难忘角色,甚至一段零碎剧情,都能成为精准搜片的线索。比如当用户询问“刘亦菲手捧花是哪部剧”时,小艺便能快速找到《去有风的地方》。
除此之外基于小艺大模型的自然语义理解和问答业务,爸爸刷资讯、妈妈刷攻略、奶奶广场舞、孩子使用大屏教育APP学习、玩游戏等多场景需求随时轻松满足。
Super MiniLED鸿鹄画质:让观影体验越维升级
华为智慧屏 S6 Pro全尺寸采用华为Super MiniLED背光技术,最高背光分区数高达1008个,配合AI明晰控光技术,能精准控制画面明暗,无论是黑暗洞穴还是璀璨星空,都能黑得深邃、亮得璀璨,带来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
华为自研的鸿鹄画质从色彩、对比度、清晰度、流畅度、护眼这5个维度对智慧屏画质进行全方位提升。事实上,依托SoC芯片NPU单元的强劲AI算力,华为智慧屏早已通过深度学习海量数据并实时分析画面对象,能够精准识别场景与主体,智能优化纹理细节、边缘轮廓、明暗对比及色彩过渡,呈现出超越原片画质的超感官体验。而作为S系列机型中,首款搭载SuperMiniLED和鸿蒙AI的产品,华为智慧屏 S6 Pro更是将极致的画质体验和智慧体验带给消费者。
华为灵犀指向遥控:行业变革下的创新标杆
华为作为全球 ICT 领域的领军企业,自2019年推出首款智慧屏以来,以“科技重构大屏价值”为核心理念,通过底层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创新,持续推动电视产业向智能化、场景化方向升级。华为智慧屏 S6 Pro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它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多项突破,更在用户体验上做到了极致。
华为灵犀指向遥控打破传统交互桎梏,以精准绝对指向技术,让操作如同使用激光笔般行云流水,搭配超级桌面,华为灵犀指向遥控实现手机般的触控操作体验,支持手机APP全量投屏至大屏,无论是游戏激战、刷短视频消遣,还是浏览资讯、学习知识,都能满足全家多样化需求,将智慧屏变为一台“巨幕手机”。
在华为智慧屏 S6 Pro上,灵犀指向遥控迎来重磅升级,新增一遥两控功能,只需一个遥控器,就能同时操控电视与机顶盒,彻底告别繁琐的多遥控器时代。
中促会权威测试数据进一步印证了华为灵犀指向遥控的卓越性能。连接 Wi-Fi 任务时间效率提升 45.10%,操作步骤简化 73.77%;搜索影片时间效率提升 46.55%,步骤简化 31.25%;安装应用时间效率提升 20.58%,步骤简化 60%;社交娱乐时间效率更是提升 53.44%,步骤简化 87.5%。
除了华为灵犀指向遥控,在测试中华为智慧屏 S6 Pro还展现出多维度突破,通过严苛实验室验证确保产品性能与用户体验。AI骨骼识别功能完成NPU算力模拟测试,确保儿童坐姿检测误差率<1%,并通过连续6小时动态追踪验证提醒触发准确率超99%;4K超级投屏丢帧率<0.1%、时延低至80ms,较行业提升50%……从硬件结构、健康防护到影音性能实现全链路可靠性突破,为用户带来流畅、稳定的影音体验。
华为智慧屏 S6 Pro的外观设计同样独具匠心,纯平背板超薄设计,背板离墙间隔仅5mm,搭配华为专利挂架,智慧屏与墙面近乎无缝贴合,98%超高屏占比,1.5mm超窄边框实现“全屏视界,视觉无边”,让整机更加轻薄、简约,轻松融入不同家居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在品质卓越的同时,华为智慧屏 S6 Pro 还为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2025年4月3日至2025年5月5日新品优惠活动期间,至高优惠2400元,折后仍享20%国补。
华为智慧屏 S6 Pro的成功,印证了电视行业从“硬件堆砌”向“全场景服务”转型的趋势。在消费电子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这种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升维战略,或将成为破局关键。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