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经济聚焦 > 旅游休闲

相聚椰城 共赴林场之约

“绿色清风探索之旅”首站精彩启幕

时间:2022-07-26 13:29:50 来源:消费日报网

  7月26日,由清风发起的品牌IP活动“绿色清风探索之旅”首站在海口的清风自有人工林场精彩启程,首批三十余位受邀嘉宾率先深入绿林,一场三天两夜的沉浸式探索体验正式拉开序幕。该活动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指导,是清风品牌为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打造的用户探索活动。新华网将对活动全程跟踪报道,跟拍的视频内容也将以纪录片的形式作为品牌后续传播的参考素材。

  随着国家“双碳”行动即将落地两年,相关政策引导和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浪潮已成为大势所趋。各行企业都在努力以自己的方式履行双碳职责,践行绿色发展。清风深耕纸品行业24年,根植于心的绿色基因让环保理念贯穿生产与销售的全流程,并始终走在行业前列。清风此举,通过邀请消费者走进绿色森林,体会低碳生活美好的同时,也能让其切身感受清风品牌 “林浆纸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坚持绿色永续的社会担当。

  跨圈层招募 深入绿林 全方位感知绿色低碳生活

  本次活动通过B站“绿色清风治愈计划”召集令、清风自媒体平台“听,大自然的声音”话题互动、 “绿色清风探索之旅” 小程序互动;以及在“清风好物馆”小程序、线上电商平台、线下活动商超购买等多种形式,跨圈层进行广泛招募。最终产生100位幸运消费者化身“低碳家族”成员,与清风品牌虚拟代言人洛天依和清风数字主理人Breeze两位Coser共同组成“清风绿色低碳阵营”,以打卡互动、林场探索、林场“食”光、纸浆厂及博物馆参观等形式展开精彩的探索之旅。

  根据行程安排,“低碳家族”的成员们首先将在清风快闪店集结打卡。在随后举行的发车仪式上,清风相关负责人将与嘉宾代表共同上台宣读低碳宣言,为即将开启的旅程注入激情与活力。在旅程的交通选择上,清风为团队成员们特别配备了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汽车,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活理念在整场体验的各个细节得以彰显。发车仪式结束后,车队将按照编号陆续出发,前往清风自有人工林场,一场奇妙探索在前方静待他们的揭晓。

  在顺利抵达并品尝过清风精心准备的特色午餐后,“低碳家族”将开足马力前往下午行程的第一站:金红叶纸巾博物馆。他们将在那里了解品牌丰富的纸巾品类与研发理念,并通过视频加深对清风低碳基因的理解。结合自身体验,与品牌坚持的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形成共鸣。

  对企业和品牌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知后,家族成员们即将开始本次旅程的核心活动——清风林场探索,其中包括:

  倾听林场音:从繁忙喧嚣的都市生活中抽身,清风带领大家投入和煦清风、潺潺流水和清脆鸟鸣组成的自然世界,收集林场声音,聆听自然奏响的音符;漫步林荫路:深入山林,在徒步中辨识树木,触碰自然。让大家在感受林场氛围的同时,体会清风的用心选材与“为了一张纸,造了一片林”的品牌坚守;种植清风树:清风坚持绿色环保理念,将“用1棵树,种6棵树”作为品牌承诺,践行以六倍种植回馈自然。这一环节中将邀请嘉宾亲手参与种植清风树苗,在广袤的林场中留下一抹专属绿意;赏味林间食:清风贴心地准备了茶歇,为大家创造休闲交流的空间,于自然中体验清风100%原生木浆的产品,让大家安心、舒适地感受天然。

  为了增加探索过程中的趣味性与参与感,清风匠心独运,对林场进行了精心布置,设置的互动项目充分调动感官,为嘉宾带来全方位的绿色体验。

  低碳基因 “绿”动生活 多角度传递品牌情怀

  天然健康、绿色环保不约而同地成为全球共识,年轻一代更是践行低碳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排头兵。清风品牌积极顺应时代,凭借品牌的低碳基因优势,在绿色生态基础上持续发力,打造多样的创新产品的同时,以领先行业的实践催生“林浆纸一体化”的“绿色生态循环”。

  与此同时,清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出“绿色低碳,纸为下一代”的理念,努力以绿色产品陪伴健康生活,并将这份惬意延续到每一代。通过开展“绿色清风探索之旅”品牌IP活动,邀请更多人走进自然,在林场中感受本真和安心,传递清风绿色生活的理念。

  畅享天然舒适,环保追求不停,林场体验之行在热情夏日中持续升温。首站圆满结束后,“绿色清风探索之旅”也将于8月2日迎来自己的收官站。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赵名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