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刘自昌)6月3日,记者前往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西社镇米家庄村稻蟹综合养殖项目工程进行实地采访。初夏时节,在交城县米家庄的田间地头,到处可以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伴随着村民们忙碌的脚步,全村农业生产工作正如火如茶。
米家庄村稻蟹综合养殖项目工程位于交城县西社镇米家庄村南,该项目总投资209余万元,总占地面积165.20亩。该项目利用有限稻田空间资源,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依托,打造 “稻蟹共生” 新型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增加稻田综合效益,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
据西社镇米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任高国介绍,早在六七十年代初期,米家庄村就已经开始发展水稻种植产业,亩产可达1200斤,所种植的大米颗粒饱满,口感劲道,一度享有盛名。但随着社会发展变迁、人口流动等因素,水稻种植业逐渐衰退,土地撂荒现象日益凸显,给插秧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
近年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和省市县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米家庄人再次将目光锁定在了水稻种植上。作为吕梁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米家庄村人深知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兴旺,农村致富离不开科学种田。米家庄村多方取经、不懈努力,最终与盘锦水稻种植养殖基地达成采购意向,盘锦水稻种植养殖基地也为米家庄提供了稻苗及技术指导。同时,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米家庄人发扬老区精神,填土引水,短短三个月时间,便造出了70多亩优质水田。
2023年,交城县西社镇米家庄村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先行先试发展蟹田稻种植,积极打造稻蟹示范基地,并大力推广“稻蟹混养”立体养殖模式,实现水稻种植和螃蟹养殖,互促融合,为乡村振兴探索走出了一条新路径。目前,全村水稻亩产突破1400斤,每亩收入达到了1万余元。
蟹田稻米具有光亮透明、色泽均匀、口感柔软、味道清新、糯而不黏、营养丰富的特点,它利用天然弱碱土壤、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等优势,在同一块稻田中既种稻又养蟹,利用水生生物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病害减少,大大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既保证了水稻产量,又提升了水稻质量。
“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又扩种了40多亩,明年将达到170亩。同时,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又创新性地引进了数字农业发展模式,打造米家庄特色的智慧农业发展路径。”
将撂荒地增“色”,让复垦地盘“活”。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粮食增收,西社镇米家庄村抢抓政策机遇,打破自身局限,因势利导谋发展,在农业转型上下功夫,做足农民增收“大文章”,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