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牛夏风)一根翠竹编出增收梦,一支湖笔直播卖全国……在浙江,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正以技能为钥,打开农户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的多赢之门。日前,浙江深化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建设推进会上发布50个优秀实践案例,涵盖项目进村类、共富车间类、技能培训类等5个方面,虽项目各异,却都深植着“技能”“培训”的印记,勾勒出“技能增富”的浙江路径。
在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溪口村的“所氏圆竹”共富工坊里,农户正跟着竹艺师傅学习创新涂装技艺。这个以圆竹产业为核心的工坊,不断拓宽竹产业链条,积极构建“非遗技艺+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体系,让特色圆竹制品走出大山、走向国际,蹚出一条“党建引领+提技增收+产业赋能”的共富新路径。
据了解,工坊不仅通过开办圆竹工艺厂、工艺展厅,把散落在民间的手艺人聚集起来,并定向招收本地村民和低收入农户灵活就业。同时,依托党建联建,推动“高等院校+技能人才”产学研协同赋能,与高等院校共同举办竹艺手工制作专题培训班6期,惠及210余人次,助力村民从体力劳动型向技能劳动型转变。常态化开展“师傅带徒”培养,为工坊集聚40余名乡村竹匠、手工艺创客。成立以来,工坊带动36名低收入农户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超5000元。
在湖州市吴兴区月河街道的“湖颖直播”共富工坊,主播正对着镜头演示湖笔制作的 “择笔”工序。这个由街道党工委牵头的工坊,整合湖笔行业协会、企业与直播平台资源,打造 共计600平方米的湖州双创产业园直播带货场地,月均直播带货销售约20万元,同步面向大学生提供直播链工作岗位50个。该工坊还与周边笔工构建订单长效联结机制,通过实施定向订购、提价收购、产业创新等系列带富模式,带动低收入笔工就业300人,人均月增收近5000元。同时,工坊成立湖颖共富工坊教研基地,开设“共富学堂”,定期开展产品加工、电商直播等培训,组织公益咨询和专业指导。
如今,“湖颖直播”共富工坊通过探索电商直播新模式、发挥品牌带动效应等做法,推动湖笔产业提质升级,实现湖笔线上年销售量超60万单,销售额达上亿元,全面激活传统产业新动能。
这样的故事正在浙江各地上演。自2022年10月浙江部署推进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以来,全省累计建成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2197家,创造就业岗位15.6万个,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10.9万人、低收入农户1.4万人,人均月增收超过2300元。
“共富工坊”的带富、创富、致富效应,仍需不断扩大。《浙江省深化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提出推动工坊加大员工技能培训力度,优化工坊技能人才使用管理,营造工坊技能人才成长氛围,持续深化技能增产、技能增效、技能增富,力争到2027年实现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员工技能水平明显提升,建成一批党建引领强、员工素质高、产品竞争力强、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完善的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2.0版。
以技能为牵引,浙江持续深化“共富工坊”建设。浙江省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提质扩面,在内潜挖掘、动态优化、稳产拓市上下功夫,着力推动工坊高质量稳定运行。指导工坊完善技能培训体系,打通员工技能增收渠道,扎实推进共富工坊迭代升级,确保工坊建得好、走得稳、有效益,让企业得发展、群众得实惠。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