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双贴息”政策开始实施。从日常餐饮到大件家电,从托育、养老、健康等刚需消费,到教育、旅游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都被纳入此次贷款贴息政策支持范围。这一政策的出台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此“走心”的政策设计,无疑让广大消费者“动心”不已。
在国家大力拉动消费的当下,“双贴息”促消费政策犹如一把精准的钥匙,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直接影响着经济的稳定与发展,然而,要让消费这驾马车跑得更快更稳,关键在于解决消费者“不敢消费、不愿消费”的痛点问题。“双贴息”政策通过降低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的成本,减轻了消费者和经营者的资金压力,为消费市场的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方面,消费者在面对心仪的商品和服务时,不再因资金短缺而犹豫不决,敢于大胆消费;另一方面,服务业经营主体在获得低成本资金支持后,能够扩大经营规模、提升服务质量,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消费选择,进一步激发消费热情。
数据也证实了“双贴息”促消费产生的巨大效果: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居民消费贷款余额(不含房贷)达21.01万亿元,同比增长6.2%;金融监管部门一项实证测算表明,引入消费金融产品后,借款人消费金额提升16%至30%,合作商户销售额提升约40%。同时,消费信贷服务也面临供给缺口。西南财经大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家庭消费信贷需求率与实际参与率之间的缺口,从2019年的2.5个百分点扩大到2021年的5.3个百分点。此次“双贴息”政策,不仅覆盖普通家庭的主要消费事项,还大大降低借贷资金成本,能有力缓解消费信贷服务的供需矛盾,释放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
从政策出台的时机、覆盖的范围到产生的效果来看,“双贴息”政策可谓“快、准、稳”。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及时出台这一政策,抓住了拉动消费的关键时机;精准聚焦个人消费和服务业经营主体两大领域,直击消费市场的痛点;稳健的政策设计和实施,确保了政策效果的可持续性。推动消费,就需要这样有实际效果的政策,让消费者真正感受到实惠。
扩内需、促消费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头戏。要让大家敢消费、愿消费,不能仅仅依靠一时的刺激措施,更需要精准、走心的政策来持续发力。此次“双贴息”政策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只有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痛点,制定出符合市场规律和消费者利益的政策,才能让消费者真正动心,从而激发消费市场的无限潜力,也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