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今日关注 > 房产汽车

融创论——自主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升级 连载一百五十一

时间:2024-08-07 12:30:06 来源:消费日报网

1、最佳队长:马云一马当先引领千军万马

马云于1999年在杭州创立阿里巴巴集团,由最初向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分发与汇聚的网上商人社区,逐渐发展成为集网络交易平台、网上支付系统、互联网金融、云计算业务、大数据平台于一体的互联网商业巨子。阿里巴巴集团拥有全球最大的B2B2B市场——阿里巴巴,全球最大的C2B2C市场——淘宝网,国内最大的B2B2C市场——天猫商城,以及国内一流的网络支付工具——支付宝,成为全球领先的平台型网络综合市场和新商业生态(新零售、新金融等)的创新者。

阿里巴巴创造了中国企业互联网时代的神话,马云也“一马当先”飞出了“中国速度”,并成为“双创”偶像级企业家,他的成功除了企业家精神,关键是采取了市场主导的平台资源化配置。解决好了三个问题:首先,是平台企业的生态化运作。如果平台企业依然采用权式与目标式管理,则平台部门之间的横向竞争与纵向干预很难实现平台资源配置权的移交,因为平台资源的平台共享与平台利益的部门独享是一对矛盾,而互联网行业的“权限倒置”使得基层部门掌控平台资源配置主导权,很容易导致平台部门的“囚徒困境”。因此,阿里巴巴提出“市场化、平台化、生态化、数据化”的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将僵化组织改造成生态系统,形成开源、共享、透明的协同氛围,让生态系统整体利益最大化成为共同目标。其次,是平台的市场化运作。一旦平台个体发展成为公共市场,市场能够自动调节平台资源的合理配置。阿里巴巴完全采用市场化手段管理平台,推动管理型平台向治理型平台转变,让市场、平台、系统自发进行交易匹配,由销量、口碑、价格自动决定“爆款”,平台企业只是做好“守夜人”角色。再次,平台卖家的隔离化运作。“马太效应”令取得先发优势的平台卖家极易成为流量“黑洞”,这对后进入者形成了极大威胁,容易推动形成平台市场的垄断化倾向。阿里巴巴将天猫商城独立出来,将“淘品牌”更名“天猫原创”,发展成为独立的特色频道,维护后进入者利益,保障了平台市场活力。至此,阿里巴巴平台卖家之间的弱肉强食、优势互补都将交由市场机制、生态系统自主演化,平台干预方式正式终结。市场遴选出的“小而美”卖家得到发展,消费者主权得到保障,市场效率与平台竞争力大大提升,使千千万万的创业者与千亿级物种在阿里巴巴生态中各尽所需、自得其乐。

尤其令人称道的是马云超高灵商的前瞻性决策——创立“达摩院”,一千亿的启动投入和全球化的布局,确实让人敬佩。其先前投资芯片厂商,如寒武纪等,眼下又与华为准备联手的举措可谓深谋远虑、高瞻远瞩。大众有充分理由相信“达摩院”的成功,不仅将直接改写中国制造缺“芯”少“钙”的痛苦,而且将改写竞赛规则,让更多参与者与亿万民众得到公平和快乐。

2、最佳球星:雷军的市场思维改天换地

2018年7月,小米成功登陆港股,发行价为17港元/股,对应公司市值约550亿美金。小米绝对是个异类,不像华为、联想等传统的IT物种,也不像互联网领域BAT类的物种,更不像海尔、格力等传统制造业的物种。看懂小米和雷军,是个挑战。加上近期小米也开始挑战策略,布局线下,回归传统,说明内外压力之下,小米对自己的初心实际上也不够完全确信。

真正懂小米奥妙的人很少,最担心的就是雷军自己,会不会迫于形势,动摇甚至放弃自己最初的商业思想和信念。虽并不希望小米真的变成了新一代的“义乌小商品”,去急于变革琳琅满目的新国货。也不希望真正像雷军所想的变成一个中国的索尼。如今,索尼都已经没落了,再去变成下一个索尼还有什么未来?

手机是个充分竞争的行业,格局一直在变。从0到450亿美金的估值,小米用了四年半。到今天当小米真正走下神坛,真正看懂雷军模式的真谛,可能反而恰是时候。雷军的宏图大业真正完成需要基本的时间窗口在2015年,华为智能手机的崛起,提前终止了小米不可思议的高速增长。2017年,小米手机出货量约为9000万,华为与荣耀品牌智能手机以1.53亿台出货量超过小米,成为国产手机厂商的第一名。这种情况在未来还会加剧。增长是神奇的灵丹妙药,可以掩盖发展中的各种问题。高增长一旦停止,雷军就不得不回到凡间,为各种乱七八糟的俗事杂事所分心,甚至焦头烂额。

今天的雷军正面临一个拐点。过去,因为热闹和喧嚣,人们更多关注外在和虚浮的东西:比如融资额度、雷军的财富榜排名,以及各种八卦传闻和舞台的聚光灯。反而少有人去透视小米崛起的内在逻辑和真正内涵。小米的商业思想其实别有奥妙,并不复杂,而且有越想越奇妙之处:不管是竞争对手,还是各行各业的企业家,还是互联网的创业者,甚至一个社会观察者,都可以从小米的模式中找到自己未来之路。因为事实上它为这个世界的未来提供了一整套通用性的新商业思维。

雷军的独创之处在于以一己之力,蹚出了全球商业史上的第三条道路:当人们在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进退两难的时候,雷军指出了两者之间如何取舍和如何权衡的融合之道!当整个人类社会从现实空间向网络空间大规模迁徙的过程中,他敏锐而前瞻性地实践了一整套完全不同于传统商业,也不同于之前基于互联网的新商业思想。这一条融合与折中的道路,正是未来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国家都将要达到的,并将长期习惯的生存与发展的新常态。雷军的商业思维应该称为网络空间思维,而不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的确存在,但是主要适用于相对纯粹的互联网行业,削足适履用于很多领域反而可能有害。而网络空间思维适用于所有一切领域,因为网络空间是整个时代的基本生态。

粗看起来,小米模式比传统更互联网,比互联网更传统;比硬件更互联网,比互联网更硬件。这里面的诸多矛盾和纠结,是真切的,也是长期的。因为人类商业活动的主战场,从现实空间转向网络空间,这种全新战场的大转移,是缓慢的,循序渐进,也是非常痛苦迷惘的。雷军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他自觉不自觉地比社会进展大大提前,并且亲力亲为实践了一整套的新商业逻辑:激进和彻底地将商业构建在网络空间,而毅然舍弃现实空间的诸多资源,从产品、营销、管理、生产和最终的销售,全方位尝试和实施,而且效果奇佳。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刘家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