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华蓥市是著名旅游城市,这里山峦苍翠、河湖常青,这里不仅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还有众多的南宋文化、红岩文化、三线文化旅游景点,而这青山绿水间,坐落着一个小小的景区法庭。
四川省华蓥市法院华蓥山环保旅游法庭,成立于2017年6月,现有法官、助理、书记员和法警各1名,主要负责四川省华蓥市域内环保旅游纠纷的办理。近年来,坚持“法治兴旅、法治护旅”,发挥司法服务生态和旅游两个环境的职能作用,让纠纷化解在景区、让服务深入到景区、让法庭扎根在景区,用生动的司法服务,保障游客们“说走就走的旅行”。
办案到一线,为峻山秀水添一分保护
“咚”,随着法槌敲击发出的清脆声音,一场在四川省华蓥“荷月江畔”风景区开展的巡回审理落下帷幕,被告人现场表示认罪认罚。这是一件在景区水域进行非法捕捞的案件。承办法官为了扩大案件影响,教育引导景区群众共同爱护山水田园,便决定将庭审现场搬到景区内,并广泛邀请了代表委员和周围村社群众旁听庭审。
去年11月,四川省华蓥市法院在“荷月江畔”景区设立了“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为渠江生态旅游装上了“保护阀”。2021年以来,四川省华蓥山环保旅游法庭针对非法捕捞、非法狩猎、滥伐林木等案件深入景区开展巡回审理8次,取得良好的群众反响。
“我以前还不知道,砍华蓥山的树还是犯法的,看来以后要注意哦。”一位旁听了庭审的村民半开玩笑的向法官说道。
近日,在华蓥山景区内的“巡回审判法庭”的基础上,又挂牌设立了“四川省华蓥山环境保护与旅游法官工作站”,四川省华蓥山环保旅游法庭法官定期驻点开展工作,并将为景区提供矛盾纠纷前端调解,为游客和当地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以新设法官工作室为依托,持续加强涉旅游纠纷的诉前调解,并邀请上级法院、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开展景区保护和景区治理。”环保旅游法庭法官李林玲介绍说。
“摆摊”进景区,让游客旅人多一分安心
“游客您好,这是我们四川省华蓥法院编印的宣传资料和景区联系卡,您游览中有遇到什么纠纷问题的话可以联系我们。”
5月16日,为迎接“5.19”中国旅游日来临,四川省华蓥山环保旅游法庭干警来到华蓥山景区,开展了主题为“美好中国,幸福旅程”法治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法官结合环保与旅游相关案例,为游客讲解相关法律知识,进行了现场答疑,并发放了编印的《典型案例》宣传手册、宣传单以及法官联系卡,倡导游客文明旅游、环保旅游、正确维权。
“你们华蓥这边的法院很有责任感,在景区搞法律服务,让我们觉得很安心,也不怕‘踩坑’了。”接过法官递过的宣传资料,来自成都的张先生夫妇对这场法治宣传表示了赞扬。
法行正道,躬耕不怠。近年来,四川省华蓥山环保旅游法庭,联合上级法院环资庭、本院“蓥火虫”志愿服务队,赴华蓥山景区、安丙公园等旅游地开展法治宣传活动40余场,累计为景区游客群众法律咨询服务1.3万人次,发放宣传册9000余份。
“寻访”入乡野,为产业发展增一分动力
华蓥红岩乡高顶村是“首批四川传统村落”,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古建筑院落,并涵盖在华蓥山大景区之内,有很高的旅游挖掘潜力,但目前相关的保护措施跟进还不够。
在了解这些情况后,四川省华蓥山环保旅游法庭的法官主动来到高顶村,与乡镇和村干部共同就传统村落司法保护,以及村落旅游开发、周边环境保护、打击文物盗卖等内容进行交流,并形成了初步的协作意见,共同探索创新古村落司法保护新机制,更好地留住历史传承、留住美丽乡愁。
同时,四川省华蓥山环保旅游法庭坚持落实“法治体检”+“判后回访”制度,服务景区企业经营发展。
今年3月,华蓥山景区的某客栈陷入一起装修纠纷中,经过法院调解纠纷得到圆满化解。近日,法官们又来到客栈,专门对该案进行了判后回访。在法官实地勘查了客栈装修整改情况后,客栈老板向法官介绍说:“约定的整改项目目前差不多都整改到位了,我们预计在今年暑期客流高峰期来临前,客栈就可以开门营业了。”
同时,四川省环保旅游法庭的法官还习惯性地走访景区企业、酒店及商户,定期一对一地为他们提供“法治体检”,并针对梳理出的问题提出法律意见建议,帮助景区企业守法经营、健康发展。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华蓥山的奇雄、清幽,渠江水蜿蜒、平静,还有那不断传颂红岩故事的风,都仿佛在欢迎着八方的旅人。
“下一步,四川省华蓥山环保旅游法庭将进一步优化司法供给,以更加务实的司法服务措施,全力服务保障擦亮“华蓥山上居”品牌和“天府旅游名县”打造,努力营造更加安全、和谐、环保的旅游环境,让游客安心、放心、舒心游览我们蓥山渠水的大美风光。”四川省华蓥市法院副院长陈萱表示。(王章 唐金凤)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