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今日关注 > 旅游资讯

四川广元旺苍县:“小梨子”串起农文商旅“金链”

时间:2025-09-15 15:31:14 来源:消费日报网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冯举 □ 周俊)“今年梨儿收成好,全村仅这一项产业收入就达到30万元。”9月12日,一走进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普济镇横石村,村党支部书记胡强就打开了话匣子:“现在村里三月来看花,七八月来吃梨,村里可热闹了。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4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近年来,旺苍县以产业振兴为抓手,锚定“一村一品”发展方向,在全县220个行政村探索出一条“特色种植+多元销售+农旅融合”的发展路径,让曾经的闲置土地蜕变为产业园,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动能。

从“零”起步建基地,产业根基稳步筑牢

“以前这片地荒着怪可惜,现在种上翠冠梨,不仅土地活了,我们还能在家门口挣钱!”谈及家门口的变化,横石村村民罗小青满脸笑意。为破解村级产业“空壳”难题,普济镇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引导横石村引进旺苍县横石牧业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整合150余亩闲置土地,打造标准化翠冠梨产业园,构建“公司+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公司负责种苗引进、技术指导与市场对接,农户则通过土地入股分红、园区务工等方式获取双重收益,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自2019年建园以来,产业园始终坚持精细化管理,从果树栽种、水肥调控到病虫害绿色防控,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推进。经过四年精心培育,如今园内翠冠梨已进入盛产期,枝头上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预计明年挂果面积将突破200亩,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多元渠道拓销路,鲜果俏销全国市场

今年7月以来,普济镇横石村翠冠梨产业园内一片繁忙景象,果农们挎着竹篮穿梭在果树间,小心翼翼地采摘成熟的果实,分拣、称重、装箱等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的翠冠梨果肉细嫩、汁水充足,甜度能达到14度以上,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产业园负责人介绍道。

为让优质鲜果快速走向消费者,普济镇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构建起“线上+线下”双线销售网络。线上依托抖音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宣传等方式,向全国展示翠冠梨的生长环境与品质优势,吸引了大量订单;线下与邮政物流达成合作,开通“鲜果速递”专线,确保果实从枝头摘下到送达消费者手中不超过48小时,有效保障了鲜果的新鲜度。此外,针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客户群体,还推出“爱心认购”定制服务,进一步拓宽了销售路径。

据统计,今年翠冠梨成熟季,已累计发货三十余批,销售总量超10万斤,产品远销江苏、浙江、安徽、陕西等十余个省份,实现了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

农旅融合谋新篇,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产业发展不仅要让果农增收,更要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该县在做强翠冠梨种植产业的同时,正积极探索“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模式,计划将翠冠梨产业园打造成为集“采摘体验、休闲观光、农事研学”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下一步,我们将在产业园周边完善休闲步道、观景平台、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推出‘梨园采摘游’‘亲子农事体验’等特色旅游项目,让游客在品尝新鲜水果的同时,感受乡村田园风光。”旺苍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斌表示。

从闲置土地到产业园区,从单一种植到产销一体,再到农旅融合的探索,普济镇翠冠梨产业的发展历程,正是旺苍县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缩影。今后,随着产业不断升级、业态持续丰富,旺苍县还将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着力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片区,让更多村民在产业发展中实现增收致富,让乡村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罗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