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今日关注 > 市场监管

2024年四川知识产权工作:三大事件、四大进展,助力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4-24 17:21:53 来源:消费日报网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罗颖 冯举)4月24日,2024年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由四川省新闻中心副主任王敏主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凯介绍有关情况,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赵辉,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学华,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璐、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寰答记者问。

2024年,四川知识产权工作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发生了3件大事,取得了4个方面的重要进展,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凯从3件大事以及4个方面分别介绍到。

2.jpg

第一件大事是,全面完成新一轮知识产权机构改革,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实现重大优化调整。原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整体并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实现“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负责”。从一年多来的运行效果看,纵向管理链条得以缩短,横向协同联动得以加强,体制机制更加顺畅高效。

第二件大事是,开启新一轮局省共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进入新阶段。国家知识产权局、省政府举行共建“西部地区创新高地”知识产权强省推进大会,共同印发实施方案及工作要点,这是在2017年省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合作会商的良好基础上,开启的新一轮高规格合作共建。

第三件大事是,出台多个知识产权领域重要法规和政策,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更加完善。《四川省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填补了四川省知识产权综合性保护法规的空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四川省知识产权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

一年来,四川省围绕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着力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全链条各环节共同发力,工作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突出“质量优先”,推动知识产权创造实现新突破。四川省不断完善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机制,加强对非正常专利申请、商标恶意注册等行为的监管,推进知识产权提质增量。可以用“六组数据”来说明:

第一,高价值发明专利6.65万件、同比增长17.13%,企业发明专利授权同比增长69.51%。

第二,商标注册19.27万件、同比增长18.1%,有效商标注册量累计178.03万件。

第三,新增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累计299个,保持全国第一,新增作为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注册的地理标志5件、累计597件。

第四,新增作品著作权登记35.05万件、同比增长18.25%,完成版权贸易合同登记657件。

第五,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46个,登记非主要农作物品种73个,认定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33个。

第六,新增知识产权强企培育企业28家、累计105家,新建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8个、累计46个(这里需要向大家说明一下,知识产权强企和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是高价值知识产权创造的重要载体与支撑,也是四川省经过多年工作实践探索出的一个可行模式)。

二是突出“严字当头”,推动知识产权保护迈上新台阶。四川省深入实施《四川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方案》,坚持严格保护、重点突破,完善多方参与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格局。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

第一是“行政保护”。办结专利侵权纠纷案件4284件,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1397件。新增431家企业获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开展“川渝地标”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立案查处侵犯地理标志商标专用权案件49件。办理侵权盗版案168件。

第二是“司法保护”。法院系统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15万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服判息诉率93.34%。检察机关受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审查逮捕案件227件511人,批准和决定逮捕159件293人,提起公诉180件539人。公安机关立案1066起,移送起诉702起3553人。

第三是“协同保护”。获批设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成都分中心,在海外设立2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四川分中心工作站。全省133家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案件1158件。针对优势产业加大跨部门、跨地区协作(比如,开展“白酒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专项行动,检查经营主体2.95万户,立案401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44件,公安机关刑事立案3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8人)。

三是突出“效益提升”,推动知识产权运用取得新成效。四川省围绕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加速推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有力支撑产业发展效能提升。主要体现为“两个强化”:

首先是强化转化体系建设。全面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累计盘点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6.43万件,其中3.86万件纳入专利转化资源库;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498家企业进入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推进专利产品备案,新增备案1777件,新增备案产品年销售额达到2180亿元;开展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围绕12个省级重点产业链建立知识产权协同服务机制,发挥知识产权在创新链中的权益纽带、信息链接功能,组建创新联合体(比如,四川省依托四川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在低空经济产业领域,支持中航无人机公司组建“无人机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联动编制团体标准7项、国家标准1项,建立无人机专利池,收储核心专利技术230余项,实现专利转化运用100余项、收入1.1亿元)。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3.23万次、同比增长29.7%。深入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改革,累计完成成果分割确权2407项,孵化企业732家。

其次是强化金融生态建设。积极稳妥发展知识产权金融,不断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管理制度,建成“四川省知识产权质物处置平台”。鼓励商业银行加大知识产权融资产品开发力度,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139.97亿元、同比增长45.63%,普惠性贷款惠及企业1309家。创新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发行全国首单“中试平台”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全国首单以知识产权为担保的民营科创企业债券。(特别给大家通报一下,今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联合发文,在8个省市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四川成功纳入,下一步四川省将系统推进该项试点工作。)

四是突出“便民利企”,推动知识产权服务达到新水平。四川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政务服务质效。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

第一个词是“平台支撑”。获批建设绵阳市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保护中心数量达3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四川设立“WIPO四川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中心”。新建6个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市州分平台。新增2家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批准筹建的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

第二个词是“人才引领”。全省现有专利代理机构358家、执业专利代理师1321人,备案商标代理机构1590家,这些都是四川省知识产权社会化服务的中坚力量。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实施“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金专计划”,举办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办案培训班96次、涉及学员6893人次。

第三个词是“合作赋能”。加强川渝知识产权服务合作,共建共享重点产业领域专利数据库,联合举办第二届川渝知识产权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今年3月,两地知识产权局又签署了《川渝知识产权代理跨区域协同监管合作备忘录》,将加强数据共享与智慧监管、跨区域监管执法协作、信用评价结果运用联动、能力共建与行业引导等4个方面的合作)。与其他省份的合作共享也取得积极成效,去年向12个省市移送涉嫌知识产权侵权线索114条。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刘家成
相关新闻